科技赋能 助力春播——科技特派员田间送“宝”促增收
5月10日,为助力农村春播抗旱、发展庭院经济,区级科技特派员胡云宇到榆林市横山区沙峁村开展抗旱保粮和发展庭院经济专项培训,并为村民发放优质物资,为春耕备耕添足动力。
5月10日,为助力农村春播抗旱、发展庭院经济,区级科技特派员胡云宇到榆林市横山区沙峁村开展抗旱保粮和发展庭院经济专项培训,并为村民发放优质物资,为春耕备耕添足动力。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铺展在绵州大地田野间的126万亩麦田逐渐染上了金黄,粗壮的秸秆挑着蓬鼓鼓的穗头,层次分明、集中成片、随风起舞,与四周错落有致的树林、民居、乡间小道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生态画卷。
每个人的记忆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时光,那些时光虽然已经远去,却在脑海中如影随形,常常唤起心底的温暖与感动。对于我来说,最难以忘怀的,莫过于童年时光中那些充满劳作与辛勤的农忙岁月。
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各代表联络站召开了代表会议,专题安排和号召全体代表发挥来自社会各层面,身入群众、代表群众自身优势,与群众结合,用活《民情日记》,访选民、查民意、解民困,真正把“活动”扎实推进,落到实处、能见实效。该镇人大为每位市
近日,走进民勤县东湖镇的广袤田野,处处涌动着耕种的热潮。翻土、播种、施肥,农民们穿梭其间,忙碌的身影绘就出一幅活力满满的田园劳作图景。
现代人总说“想回农村种地”,其实早在三千年前,咱们的祖先就把田间地头的日子,过成了诗里的浪漫——今天咱们就聊聊《诗经·小雅·信南山》,看看周代“打工人”如何在土地上“搞事业”,把春耕秋收变成一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生活秀”。
1块的玉米,3块的蛋挞,合在一起居然48,我不是上海人,你却拿我当沪爷投喂,我不是日本人,你却拿我当小日子消费,新一代的甜品刺客,逼得我只想当个看客。然而顾客喊贵,甜品店无畏,只有农民被无情针对,明明天道酬勤,为什么最先富起来的不是农民?前几天火爆全网的48元
时下正值夏管关键期,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四十里铺派出所推出“田间反诈”警务,将反诈防诈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农资商铺,为夏管生产保驾护航。
“我种了600多亩地的小麦,前期在县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播种、施肥、浇水管理给我们指导得都很好,现在小麦快成熟了,长势很好。”旺蔬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书鹏说。
农忙时节,阿勒泰地区广袤田野上涌动着科技助农热潮。4月9日,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克孜勒克热什村率先开启阿勒泰地区玉米播种作业,采用的无地膜玉米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解决了地膜残留污染土壤的难题;4月18日,在阿勒泰地区2025年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上,
“合作社今年计划播种玉米2万多亩,眼下趁着天气适合正在抓紧播种。”孙吴县哈屯现代玉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宝山介绍说,“为高标准完成播种任务,合作社早谋划、早部署,及时更新技术,购置了最新型的加肥机,并提前储备了优质玉米种子、化肥等物资,为玉米播种作业提供了有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有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厚植爱农情怀,勤练兴农本领,“甘”于田间,自找“苦”吃。2023年5月3日,在给他们的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才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
了解农耕文化深厚底蕴、参与农事活动、入户开展用电安全知识和反诈宣传、调研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连日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惠老师将思政课搬到了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株洲市石峰区井龙街道郭家塘村,帮助“楚怡工匠计划”电气工程
近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惠老师将思政课搬到了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石峰区井龙街道郭家塘村,帮助“楚怡工匠计划”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班的学生们了解乡土株洲,发挥专业优势,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